时间:2022-10-10 19:09:50 | 浏览:2346
碾畔村是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村落,村民们居住的窑洞总体格局背山向阳,一排排窑洞上下排列,左右为邻,(完全用当地的土石来建造,窑洞造型上圆下方,取自天圆地方,)一般以三五孔为一院落,院落又围有围墙设有大门,家家户户在大门外种植古槐,象征生生不息。
摄影:杨涛
碾畔村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博物馆位于乾坤湾镇碾畔村,碾畔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村中主要以郭、冯、郝三姓为主,据载,郝家和冯家是村中老户,郭姓从山西洪洞县老槐树下迁移至此。早在五百年前他们就建有古庙,铸有铜钟,如今庙前古柏仍旧参天。这三大姓氏分别居住三大院落,每个大院落门外安一盘大碾,故而得名为碾盘村,由于谐音和居住在黄河畔的缘故,后来人们逐渐将“碾盘”写成为“碾畔”。碾畔村是典形的陕北黄土高原村落,背山向阳,一排排窑洞上下排列左右为邻,窑洞建筑为土石结构。一般以三五孔为一院落。院落筑有围墙设有大门,大门外植有古槐,象征生生不息。
博物馆按照历史沿革、黄河系列、农耕系列、运输系列、饮食系列、纺织系列、农村匠工、原始宗教、民间文艺、油灯旱烟、婚嫁生育、节日庆典等十八个系列,将三千多件农耕时代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图片和文字说明的形式,集中陈列于30孔窑洞中,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几千年来古老的黄河农耕文化。
穿越到旧时光
与生活中的老物件对话
看看过去岁月里人们生活
和劳动的足迹
......
来源:延川县文化旅游集团
三、开家特色小吃店对于农村市场来说,不需要什么高大上,需要的是实惠,因此,可以选择在农村集镇上人流量大的地方,开一家小吃店,比如像贵州的牛肉粉、羊肉粉、豆花面、肠旺面、豆浆油条、包子馒头、蒸饺、水饺、馄饨等小卖店,对于消费者来说,花费不大还还实惠。
导读:生产队时候的孩子们,自己制作的玩具,新奇实用,你还记得几样满满的回忆啊!我们还有玻璃球,吃两毛钱的冰柜,花的人民币是少数民族的。怀念童年时代。那时候穷,但发自内心的开心,人与人之间是那种淳朴的民风
很多童年的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曾经儿时的玩具有没有勾起你曾经快。看到这些照片,感觉这些人就在昨天每周要是能够吃上一顿白面那是非常高兴的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但是我们的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比拟的。
那时候,记得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半个村的大人,小孩都来我院里看电视,要是没凳子了,直接坐地上,顽皮的孩子,就坐墙头上,或者,爬树上。确实值得回忆啊。70-80年代农村孩子自制的30种玩具,满满。最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啦。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孩子,没有玩具没有变形金刚,更没有IPAD。我们玩的都是自制的玩具,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游乐场所。仿佛还在昨天,一转眼就已经人到中年了。
上个世纪六七八十时代,生活没有现在丰富多彩,但孩子们都过得充实快乐。绝大部分孩子家买不起玩具,只要见其他孩子玩的,都会自己想办法做。那个年代的人,玩具全部都是自己做,自己创造,弹弓、打蛋、打耳、“斗鸡”、泥钱、等等多了。
70-80年代,农村条件有限,那时的农村孩子没有网络,甚至连电都没有,不过那时的农村孩子们的童年也过得很快乐,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运用农村特有的地道材料制作出了很多的玩具,这些玩具虽然没有现在的玩具那么的高科技,那么的好看,精致。但是这
央广网抚州7月24日消息(记者胡斐)盛夏时节,无人机拍摄下的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左坊镇许家村一带,广阔的稻田与青山、河流、村道、民居等相映生辉,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大美乡村画卷。航拍江西大美乡村:青山绿水入画来(央广网发 邓兴东 摄)航拍江西大。
当日,阳光灿烂,安徽省级美好乡村灵山村在梯田、翠竹、彩虹公路的衬映下如诗如画。据了解,目前,徽州区先后建成7批次24个省级中心村、17个市级中心村,整治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6个,投入省。航拍的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风光(10月31日摄)。
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南宁也有这么美的小村庄今天就一起去看看吧。广西民宗委发布《关于拟命名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名单的公示》南宁这些小村庄上榜了。上林县下水源庄下水源常常被人们称为“山里的小布达拉宫”。从山的对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