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延安,在何处?

时间:2022-10-10 17:40:04 | 浏览:240

文/人猿泰山延安,本身就是一种品牌,但在整个中国城市竞争中,他位于何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年代,资源型经济的产业结构,让延安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位于何处?随着城市化的逐渐成熟,位于狭长沟梁间的城市,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延安又将如何面对?曾经作为

文/人猿泰山


延安,本身就是一种品牌,但在整个中国城市竞争中,他位于何处?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年代,资源型经济的产业结构,让延安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位于何处?

随着城市化的逐渐成熟,位于狭长沟梁间的城市,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延安又将如何面对?

曾经作为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并且作为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在文旅康养时代,延安将位于何处?

延安从哪里来?

人们对陕西地域的向往,更多来源于延安,来源于对艰苦卓绝革命年代的缅怀;来源于《平凡的世界》里黄土高原人的抗争精神。

延安意为“边陲久安”,位于黄河中游,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易旱气候区。延安的精彩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更是中华民族圣地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远古时期,当黄帝部落联盟北逐猃狁,沿黄河向东发展后,延安成为少数民族的地盘,也是各民族征战地。

商周以至春秋战国的两千年间,猃狁、鬼方、土方、戎狄等部落先后活跃在这里,他们和中央王朝之间既有征伐,也有相互间文化交流的促进。使得延安既有中原文化,也有边域文化的味道。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品中的羊首匕、卧驴纹带钩等多是鄂尔多斯式的青铜器,就带有浓郁的草原文化气息。

在漫长的历史中,延安以“五路襟喉”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吴起、范仲淹、张载、韩世忠等在此上演一幕幕金戈铁马的画卷,延安的三山五城、保安军城等默默记录着历史战争的硝烟。

近现代以来,延安文化更接近晋文化区,或者说是关中和晋的过渡地带。起伏的山丘、纵横的沟壑,粗犷苍凉。

在烽火满神州的年代,中国革命在这里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片红色的土地,创造了“延安精神”的永恒魅力,为中国经济建设积累了家底、培育了人才、提供了经验。

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启了新中国的崭新篇章。1940年底,边区工业初具规模,形成纺织、印刷、石油、煤炭、造纸、机械、制革等多个行业,1945年,边区公营工厂职工达1万多人,延安经济面貌焕然一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由于其独特的政治地位和优势,屡屡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支持,给延安带来了特殊而重大的战略机遇。比如延长油矿采油权的下划和国家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的实施等,助力20世纪90年代的延安经济保持了10多年的辉煌。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开始向增量要效益时,延安资源型经济的单一性产业结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开始显现。从2010年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延安区域经济增速瞬间从陕西10地市排名第一降至倒数第一,直至2018年才得以扭转,经济总量排名榜下滑态势得到遏制。

“一业独大”的改变?

地底冒油,山里挖煤,这对延安这块贫瘠土地上的经济发展影响至深,如今随着能源经济的回落,延安逐渐步入正常的发展阶段。

延安是中国石油的发祥地,当经济发展成为主航道时,延安形成了以资源为依托的工业发展战略。一直以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卷烟等为主导的多元化工业经济发展为主。

近些年,延安的经济增长数据并不稳定,2018年,延安GDP增长9.1%,到2019年为6.7%,2020年为负数。2007年,延安经济总量全省第三,从2018年开始,一直维持在第六,但与第五名的渭南逐渐拉开距离,与第七名的汉中差距缩小至8亿,出现“前甩后追”的局面,延安现在面临艰难爬坡,恐怕与“一业独大”的资源型经济分不开。

延安经济增速的下滑,表面上看,是由石油价格走跌引起,但根本原因还是延安自身资源型经济结构所致。

因为石油开采使延安很快丢掉陕西GDP倒数第二的帽子,进入人均财政第一的行列,而非公经济的发展不尽理想,直到近年才有所起色。

从产业角度而言,延安除了资源产业“一俊遮百丑”外,其他工业种类小而广,谈不上竞争力。而新兴产业又相形见绌,撑不起延安的发展。

2019年,延安石油增加值占全市GDP达32%;能源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6.2%,其中,石油工业增加值又占能源工业增加值的67%;而生产原煤和生产原油均出现下降。2020年一季度石油、煤炭等主要工业产品量价齐跌,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四增两降一持平”:加工原油下降4.1%,生产原油下降1.6%。

延安依托矿产资源大规模开采,主要经济指标曾在陕西领先,但这种“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并不能延续。当然“资源诅咒”会不同程度地在资源城市上演,山西就是典型的例子,直到现在还没翻过身来。既然是有限资源,延安石油工业也必将面临不可持续的问题,特别是延安石油号称“世界最难开采的石油”,随着浅层资源开采殆尽,开采成本面临上升,再加上2010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延安经济增速下滑在所难免。

2020年,延安实现生产总值1601.48亿元,下降0.8%,继续保持在陕西第六的位置。或许2020年情况比较特殊,但在2019年,延安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外,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从延安的主要工业产品数据可以看出,延安的出路还是要培育新的产业,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因为延安原油的开采成本相对高于国内外水平。

2019年,延安发布《2019年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0年延安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认真实施《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都表达着延安对石油深加工的看重。

陕西“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提出:“高水平建设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延安综合能源基地,推进能源技术融合创新和产业化示范,着力构建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但延安“产业结构不优,新旧动能转换不足,非公经济体量较小;项目谋划储备不够,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投资增长缺乏后劲;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的问题仍亟待解决。

延安与陕西其它兄弟地市相比,除了矿产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外,工业优势并不明显,虽然工业种类应有尽有,却缺乏规模优势和特色。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工业生产要素缺失,土地、人才及水资源缺失。有民间呼声,把延安境内的石油开采权全部下放给延安或提升石油价格,否则延安在短期内,工业发展还是较为艰难。

这几年,延安一直在注重产业结构调整,非能工业发展迅速,2020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1.5倍,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7.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1.9倍;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23.0%。

尤其是非公经济取得较好成绩,2020年实现增加值463.96亿元,占GDP比重29.0%,2020年提升幅度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

2020年10月,延安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在陕西“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将加快西安、宝鸡、延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推进物流网络和交通商贸物流中心优化升级,打造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枢纽的发展及高铁带来的压缩时空效应将使延安成为嵌入到区域分工体系的桥头堡。

尽管产业布局与发展的路还很长,但从实际情况出发,延安还是应将石油和原煤深加工,并延长产业链,以期进一步增值;特别是将一产二产化,做农副产品加工和产业链延伸。

同时,需要培育新的产业,“加快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和石墨烯、无人机、氨糖生物科技等项目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走规模化、集群化、园区化的道路。从延安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加大县城的产业培育,开拓新的产业增长极。

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时代,延安应该深度思考和探索产业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等模式转型问题。

延安城镇化的尴尬

谈及延安,城市建设是甩不开的话题。

呈"Y"字形分布的延安 ,是典型的山区带状城市,90%以上的区域处在丘陵和沟壑中,只能沿着三山两河——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和延河、南川河形成的狭长河谷地带发展布局。历代的山体窑居村落多是靠山切坡自发而建,有好大一部分人口住在山体或沟道中,建筑布局分散。站上宝塔山,整个城市一览无余。

2013年开始,延安对旧城进行大规模改造,虽然城市空间得到一定疏解,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延安城区人口也越聚越多,人均建设用地远低于国家标准,从根本上制约了城区规模的扩展和市政建设。

2016年,安塞撤县设区,但安塞的介入过程却过于缓慢。有文章称:“截至目前,安塞区事实上仍是一个县。”因为走出宝塔区河庄坪镇,就明显感觉走出了延安城。知微见著,延安的城市扩容并不明显。而延安的计划是“发挥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差异化发展。推进安塞加速向中心城区融合,加快子长副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向安塞、子长布局延伸,推进黄陵撤县设市”。

但事实上,延安有延安的具体情况,延安的土地面积大,但主要是山地,“上一道道坡,下一道道梁”,适于开发的土地面积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半干旱地区的延安是缺水地区,试想一下,西安没有黑河引水工程,在今天就谈不上千万人口城市。

延安的城镇化水平虽然高于全国和陕西,2019年,延安的城镇化率为64.07%。但数据显示,陕西平均县区人口为36.23万人,而延安是17.35万人,县区和乡镇规模过小,再加上沟壑之中的城市很难展开,难以发挥城市规模经济和要素聚集效应。

或许可以做出一个纠结的判断,延安总体发展程度虽尚未达到现代化水平,但工业化已进入后期阶段。

因此延安的城市发展应该是小城镇发展的道路,加快小城镇建设,辐射带动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而最终的落脚正如2020延安政府工作报告所说:“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在这种条件下,也才能尽可能地展示延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

一句话,延安的城镇化发展应该是满天星斗,而不是淹没在一轮明月的光辉之中。

延安发展的破局是什么?

尽管延安有着占比较高的工业,但一个区域的发展还是要讲究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延安真正的长板还是文旅。同时,随着延安交通区位的改善,文旅产业的发展应该成为延安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因为“延安”城市之名本身就是发展文旅产业最珍贵的无形资产。同时,每年来延安参加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培训的人员为延安提供了稳定的客源市场。

矿产和旅游资源是延安最重要的禀赋,而矿产资源急需新的产业补充,正因此,延安的经济才需要转型。陕西“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打造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

毕竟,中国疾风骤雨般的城市化过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把区域的文脉荡涤得干干净净。在文旅康养发展的最好时期,延安的精彩莫过于旅游的“唯一”性与“至高性”的地位,虽然错过城市建设时期,也带来文物“原生态”的禀赋。

不管承不承认,延安未来的发展更多需要文旅的破局,这应该是毋容置疑的。

虽然延安的口号是“民族圣地.红色延安”,但其实并没有把延安的资源概括全。延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个县区组成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和壮丽的晋陕黄河大峡谷基调。民族圣地、革命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即 “两黄两圣”是其独有的市场品牌,还有待打出磅礴的气势。

2020年,延安三次产业构成大约为11.89:55.3:32.81,这一数字在2019年为8.9:60.1:31.0,延安的第三产业远低于全国、陕西水平,按现代化相关指标,第三产业占比应在45%以上,延安低于标准12个百分点左右。由此可见,延安文旅的发展前景。

延安在2011年《延安市旅游总体规划(2006——2020)》中提出“两心、四片、七轴”的旅游空间格局,截至目前,延安旅游景点达36处,红色旅游景区20处,5A景区1处,4A景区4处。虽然延安旅游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很快,2019年,延安接待游客数量达7308万人,旅游收入为495亿,增速为20.6%,占GDP比重达29.75%,旅游产业无疑已成为延安的支柱产业。但这样的成绩,以及旅游产业的名声,对延安来说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从全省来看,延安旅游收入在陕西10地市中排名第四,但旅游总收入和总人数增长幅度呈现巨大的差距。与咸阳相比,2019年,咸阳的游客人数是延安的81%,旅游收入却是延安的96%。同为红色旅游的井冈山近年的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以上。

延安市统计局曾对延安旅游数据进行分析:“从消费对象看,延安旅游景区带动消费乏力,旅游相关产业结构失衡引起消费结构不均,旅游商品市场吸引力不足,经济效益弱;其次从消费者及其行为特征看,基于延安红色旅游的发展,来延游客群体特征较为明显,来延游客出游方式由团队化逐渐转向散客化,游客出游方式较为统一,旅游活动相对集中;最后从消费效果来看,延安旅游消费结构偏重于刚性需求,且整体人均消费水平较低”。可以看出,延安的旅游发展潜力远未释放出来。

目前,延安旅游主要集中在宝塔区附近,很多革命旧址仍未开放,县域资源、乡镇资源还未充分开发,这大大减弱了延安旅游的丰富性。

在红色旅游升温的条件下,使有较大知名度的延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相形见绌,如黄帝陵、壶口瀑布、乾坤湾、崂山、黄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实际上,2018年,《延安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实施方案》中对此都有所提及,并提出旅游强市的目标,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面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

此外,延安旅游产业文化内涵挖掘并不够,充满黄土风情的安塞腰鼓、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道情等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足够生猛鲜活,但缺乏产业化运营,旅游产品也更多是个体零散经营的纪念品。不得不说,旅游市场主体发育度不高,是延安旅游市场当前的运营特点,更需要主动出击。

这里提一下东北的刘老根大舞台,已经成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也从侧面印证了文化产业市场的成就。而在延安流传久远的《花木兰》却被好莱坞制作成动画片,本土却少有较响的动作。

根据延安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显示,2018年末,延安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仅26.69亿元,见微知著,延安“文化”挖掘任重道远。

延安应把独特的文化内存用现代意识和手段包装,让人们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延安。在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最有示范意义、最有激励意义的就是延安的复兴

目前,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全域旅游的新时代。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旅游市场也日益细分化。城市旅游是全域旅游的核心,延安在全域旅游战略下,应构造城镇旅游体系和多元化产业链格局,开启旅游转型升级,丰富业态,发挥精品旅游,创新旅游产品,注重游客体验,毕竟会做内容的旅游才会变得奇货可居。

延安全域旅游的驱动应将红色、观光、文化、乡村、生态各项旅游一体化,同时对旧城进行整体规划,特别是应争取扩大清明节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影响,这对提升延安形象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重大意义。“未来面对大众旅游时代多元碎片化的需求行为,延安旅游必须立足资源,借助资本力量,深耕延安文化,尽快转变为以市场需求驱动为主的供给模式,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动态平衡”。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正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变,用全域旅游的理念谋划乡村振兴,重塑延安,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有效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唯 GDP 论已经成为历史,中国已经开始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治理模式,延安与其选择“大干快上”,不如想清楚再上路。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以及大消费时代的到来,这不仅是一次经济模式的变革,更是一次文明的变革。在这样的环境剧变下,旧的判断标准已经失效,新的“格局”尚待探索,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敢于取势、造势,才能使延安走向更加勃兴的未来。

相关资讯

延安故事|京城“小延安”解析延安革命史——延安地名的由来……

昔日延安今日延安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上,延安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党的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古老的黄土高原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始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从而使西北革命根

延安已不是河谷型带状城市,延安新区彻底重塑延安城市格局

还记得上中学地理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城市形态中带状(放射状)城市的时候,往往会给我们拿兰州和延安举例。延安市记忆中的延安也是沿河带状分布的。昨天打开地图一看,发现延安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河谷型带状城市,延安新区已经彻底重塑了城市格局。网上

抗战时期的延安:虽然艰苦却大不一样,大生产时期的延安却是这样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1、大生产运动下的延安生活大生产运动时期,延安物用紧缺。1943年抗大补助教员每月二斤大米、一斤鸡蛋、几斤白面,发给吸烟教员数包风车牌香烟。

1937年1月张学良撤出延安,中国共产党接管,延安从此成为圣地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吴起镇,此后的13年,以陕北为中心,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1935年底至1937年1月,中共中央先后在子长瓦窑堡、志丹各半年时间,1937年1月进驻延安。延安,古称肤施,是黄土高原

开来|延安的世界世界的延安

延安国宾酒业隶属于延安国资委全资企业—延安旅游集团延安宾馆57年,延河之畔鉴证中外风云1935年第一批中央红军结束长征抵达陕北并开始筹备外交机构1936年延安交际处成立延安宾馆的前身就是隶属于交际处的延安外宾接待处(又称第二招待所)艰难岁月

延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二号(含延安市市长、副市长简历)

原标题:延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二号延安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由延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2年3月29日选出:市 长:严汉平副市长:刘晓军 袁家富 魏延安吴群英 严晓慧(女) 王云祥现予公告。延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延安往事:7月22日延安历史上今天

1944年7月22日以美军上校包瑞德为组长的美军观察组,受驻华美军总司令部的派遣到达延安。8月7日,美军观察组的第二批成员飞抵延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了解敌后战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战情况,并与之建立联系和合作。叶剑英、杨尚昆等到机场迎接

抗战时期的延安:从打土豪到二五减租,红都延安靠什么维持生活?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陕北少雨苦旱、地瘠民贫,高原性干燥寒冷气候,年降水量仅400~600毫米,1940年代,毛泽东对陕甘宁边区农业提出的目标是“耕三余一”,即争

最新!赵刚当选延安市委书记!严汉平、马月逢当选延安市委副书记

3月22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六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六届延安市委常务委员会委员。赵刚当选延安市委书记,严汉平、马月逢当选延安市委副书记。苏斌、刘晓军、高建华、王玉宝、杨宏兰、王明智、张强、胡统金当选延安市委常委。来源

1947年毛主席告别延安,为什么此后几十年,再未踏上延安的土地?

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为了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党中央制定了战略转移的决策,两万五千里长征就此开始。红军会师后,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革命根据地,逐渐发展壮大,绘制了中国革命的宏伟蓝图。1947年3月,国民党大军压境,毛主席率领部队离开延安,

革命圣地延安十三载敢教日月换新天记者在延安探访党的百年足迹(上)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剑峰 孙立昊洋□ 通讯员 曹露玉延安,在中国红色革命的历史上举足轻重,中共中央在陕北和延安度过了十三年峥嵘岁月。十三年的磨砺,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低谷走

延安精神丨走进圣地延安:每年数百万人到访,在这里汲取信仰的力量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 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4月7日,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八路军总司令部住址桃林公园的一处小舞台上,一个头戴白羊肚手巾的老汉放声唱起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舞台下面,一排排身穿八路军服装的参观者

历史延安|中共中央1937年进驻延安的历史细节,你知道吗?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

记住延安!在这里,“延安精神”绽放新时代

央视网消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延安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勇于拼搏、敢于创新。2019年5月7日,革命圣地延安告别绝对贫困,226万老区人民迈进全面小康的新生活。“人民记忆:70年70城”记住延安,从红色旅游、生态建设、

塞上咽喉、红色延安:看削山建城的后现代化的延安新区

延安新区标志,延安新区规划分为三大片区,控制面积78.5平方公里,承载人口40万以上。 在建设时序上,确定先行实施北区一期工程,用地规模10.5平方公里,建设期为4年。工程土方总量3.63亿立方米,其中挖方2.0亿立方米,填方1.63亿立方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神农架旅游攻略今日信阳主播培训网二手车资讯网云上黄石新闻网空调品牌网卡地亚腕表之家伊利股份A股手表腕表之家绍兴新闻头条网杭州交友相亲网彭于晏影迷网小鹏汽车股票行情开封新闻头条网显卡硬盘资讯网
今日延安官网-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延安市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陕北说书、安塞剪纸、陕北秧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21个民间艺术品种被列入省级民间文化保护项目。
今日延安 aliduo.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