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再没回过红色延安?

时间:2022-10-10 17:35:18 | 浏览:2304

延安向来被誉为是“革命圣地”,也正是在这个地方,开启了我党的丰功伟绩。这也是毛主席“梦想”开始的地方,他曾在这里领导了国内第三次革命战争,并写下过《论持久战》等一系列惊世巨作。而毛主席在延安的十三年时光也被载入党史,并称为“延安时期”。可以

延安向来被誉为是“革命圣地”,也正是在这个地方,开启了我党的丰功伟绩。

这也是毛主席“梦想”开始的地方,他曾在这里领导了国内第三次革命战争,并写下过《论持久战》等一系列惊世巨作。

而毛主席在延安的十三年时光也被载入党史,并称为“延安时期”。

可以说毛主席与延安这个地方有着不解之缘,他当年离开这里的时候曾亲口说道“我还会再回来的”,并表示不会忘了延安地区的人民 。

那么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再也没有回到过红色延安呢?

内战全面爆发,形势压力所迫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真正的难题浮出水面。在重庆谈判结束后,国民党再次背信弃义撕毁“双十协定”,不久之后内战全面爆发。

虽然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依旧落后于国民党军队,但是在战场真正的较量上,我们占尽了优势。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中,解放军就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部分精锐,其中还有近千余名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虏。

蒋介石的进攻能力即将枯竭,情急之下他集结20万国民党嫡系部队,和将近3/5的国民党空军,锋芒直指延安地区。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办法在当时确实具备可行性。那时大部分解放军部队都征战在外,而毛主席所在的延安腹地兵力只有两万左右。

陕甘宁边区无论如何也无法与敌人相比。毛主席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撤离延安,留下一座空城,这就是毛主席著名的“蘑菇战术”

战略转移,筹备成立新中国

延安危难之际,很多与毛主席共事的工作人员都疑惑道:“您已经延安积淀了十几年,难道就这么轻易的抛弃延安这个核心地区置之不理了吗?”

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书记处主任师哲回忆道:“在延安保卫战打响后的一天晚上,我特地从枣园骑马急行几十里赶到王家坪去见毛主席”。

师哲见到主席后急忙问道“备战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做?一定要疏散吗?可否设法保住延安而不撤退?难道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毛主席面对这样的疑问给出了自己合理的解释,他认为胡宗南所带领的二十万国民党军队必定是王牌部队。

如果用一个延安牵制住国民党二十万精锐,那将会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这样就可以为主战场上的解放军缓解压力。

“延安位于偏远的山区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国民党军队的大型武器很难运输。为什么不挖出战壕囤积兵力与国民党军队正面交锋呢?在此危难之际抛弃延安的百姓真的妥当吗?”。

毛主席并没有放弃延安,他更不是一去不回,这只是一次“战略性”转移

当胡宗南花费很小的代价将延安占领后,也没有任何“回报”。蒋介石亲自来到延安的时候欣喜若狂,他甚至认为解放军的指挥系统已经被摧毁,这实在是可笑。

毛主席心中始终没有过放弃延安的念头,而是因为内战期间的形势所迫。1949年,美国政府曾在《白皮书》中说:“蒋介石将攻占延安看作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实则是一个既浪费又空虚、华而不实的胜利”。

《戡乱战史》中提到“共军将仅有之人与物资等可利用之力量全部撤离,使国民党军队行动之地渺无人迹;行军作战发生极大之困难。是国民党军队始终被牵制于陕北,毫无作为,实在惋惜”。

国事日益繁忙,新中国百废待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中就对建立新中国有了明确的思考。最终于1949年,毛主席对新中国的构想在革命实践中变成现实。

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但经过多年战争摧残各行各业百废俱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毛主席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明确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计划。这样的计划就注定了毛主席今后的繁忙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定层次上讲,只是处于一种“暂时性的安全”,毛主席指导了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改造。

并于1954年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任务。 尤其是在《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中,明确的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要任务。

还记得1962年的一天,毛主席曾对在自己的秘书高智提到过对延安的怀念,并且还讲出了一段十分愉快的故事。

可高智始终没有在延安看到主席的身影,毛主席最终也只是吃到了延安地区的米。毛主席夙兴夜寐,国事缠身,就算他再想回到延安重新回忆一下当年的热血时光也无可奈何。

国内存在众多危险因素

毛主席曾多次表示想回到延安那片故土重温当年的记忆,但这种想法却受到了周围工作人员以及警卫士兵的劝阻。

众所周知,虽然当时战争与硝烟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仍有很多潜伏在暗处的坏分子在作祟。毛主席是中国的最高级领袖,绝对不容得有半点闪失。

毛主席在北京城的出行有众多护卫跟随,就连他的办公室门口都“戒备森严”。如果去延安的话,路上会有很多预想不到的情况,即便是有护卫跟随,也不可能发现每一个死角。

当时美国的间谍以及国民党残余人员伺机而动,在去往延安的路上根本没有办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

因此别说毛主席是去延安了,就是想在北京城内自由的活动都非常的困难,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必须要有特殊的应对措施。

虽然毛主席一直在期望在某次工作需要之下能够路过延安,或者在周边局势得到全面的平稳之后专门去一次延安,但他始终没有等到这次机会。

局部发生战争,毛主席急需带领新中国进行军事筹备

自1962年10月开始,局部战争不断。中国曾先后主动发起抗美援朝战争、对自印卫反击战、抗美援越战争、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群岛战役等等。

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明确指出:“战争依旧要做好长期准备,与美国交手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懂得不经得起严重的斗争,不歼灭美军至少四五万人,朝鲜问题是不能完全解决的,速胜的观点是错误的”。

经过五次战役后,美国的战略图谋正式破产。在停战谈判前夕,毛主席几乎耗费了所有精力,亲自指导谈判的各方面准备工作。

在如此不稳定的局势下,毛主席不得不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军事筹备中,基本没有时间考虑重回延安。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任务繁重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促使下,中国苏联等众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两次访问苏联。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1949年,毛主席在与斯大林交谈时,斯大林:“这次远道而来,不能空着手回去,我们要不要搞点什么东西”。

毛主席:“恐怕这样经过双方的协议,这个东西应该既好看,又好吃”。

这一番话足以证明毛主席为了这次元首会晤下足了功夫,一旁的翻译雾水。

可斯大林深知毛主席的意思就是“新中国刚刚成立,苏联应给予援助,在照顾中国尊严的同时提供切实际的帮助”。

后期毛主席做为中国最高领导人,先后接见了美、日、德、英都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并与之建交。

毛主席尤为重视与美国之间的对话,为此毛主席认真学习英语。他在与斯诺的交谈时提到“四个伟大(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这四个形容自己的词汇不妥当,应简化成一个单词“teacher”。

多年后,毛主席还曾幽默地调侃道:“不学好英文是不行的,尽可能多学一点,要不然以后见到马克思的时候岂不是无法交谈了”。

延安之行路途遥远,交通条件限制

从北京到延安距离足足有一千公里,在那个交通条件落后的年代,铁路网公路网稀少,想从北京出发前去延安可谓是“西天取经”一般。

1949年7月,毛主席曾提到:“我们这样大的国家,现在还只有二万多公里铁路,这太少了。首先是解决交通运输和修理铁路问题。我们需要有几十万公里的铁路。要修成几十万公里铁路。”

虽然现在高铁和飞机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那时候如果想到偏远的延安地区只能乘车前行,路途中又经过很多山区,汽车无法安全的通行,甚至只能骑马或者步行。

所以并不是毛主席不想回延安,是回延安的过程充满了险阻。

而且当时中国正处于向前迈进的状态,毛主席肩负的责任是无法估量的,如果出发去延安,来回的路程最少要十五日以上。必然不会将时间浪费在路途上,毕竟新中国的路途远比延安重要的多。

毛主席年老虚弱,身患疾病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内部环境逐渐缓和,国际局势和不再紧绷,中国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陆续建交。

毛主席终于不用再日夜操劳了,但此时的毛主席已经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而且身患多种疾病。

由于毛主席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艰难险阻,身体早就已经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再加上毛主席的烟瘾非常大,他晚年期间的心肺功能问题十分严重。

随着年龄的增大,毛主席经常干咳不断,甚至还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

《唐由之:为毛泽东主刀手术的日子》中记录着眼科权威专家唐由之为毛主席做白内障手术的经历。而那时,毛主席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看不清东西了。

唐由之医生回忆道:“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时候,与自己想象中的反差太大了,憔悴,头发蓬乱。脚上一双拖鞋,头发很乱,身子靠在沙发上。”

毛主席为了不落下工作,专门请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前来帮忙,。直到1975年,毛主席的眼睛经过手术后逐渐恢复,他就再一次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去。

张玉凤曾作为毛主席的秘书,她回忆道“毛主席晚年期间身体情况很差,甚至连走路都非常困难。还记得在1971年的时候,毛主席亲自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当我将他搀扶到专车旁边时,毛主席几次想迈上车门的台阶都没有迈上去,他身体条件已经恶化到了一定程度”。

“毛主席的手掌和小腿肌肉不断地萎缩,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并没有人知道毛主席早已不再像画报上那样红光满面、精神抖擞了”。

在如此情况下,毛主席依旧带病前往南方巡视。当毛主席到了湖南地区的时候,他的状态就已经达到极限了。

随行的众人也明白,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转眼间变成了经不起舟车劳顿的老人。如果毛主席此时再去延安的话意外随时可能发生。

相关资讯

阜阳急寻:六旬老太失联,骑红色三轮车

走失者姓名:李秀珍 走失者性别:女 走失者年龄:69 走失者特征:骑红色三轮车,衣着不详 走失时间:2022-09-29 走失地点:安徽 阜阳市 颍州区 三塔集镇 联系人:家属 联系

延安市委书记调整

日前,中央批准:赵刚同志任陕西省委委员、常委。陕西省委决定:赵刚同志任延安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徐新荣同志不再担任延安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据《陕西日报》消息,1月30日,延安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延安市委主要领导职务调整的

一张毯一个碗,延安宝塔区10人掷骰子聚赌被处罚

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百日行动”开展以来,桥沟派出所紧盯“打、防、管、控、治”各项工作措施,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从严从快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零容忍”打击整治涉赌违法犯罪,全面净化社会风气。8月30日15时,宝塔公安多警联动成功将藏匿

延安市宝塔区力促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 卓西玲)今年以来,延安市宝塔区秉承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经济强区、文化名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力促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结合近年来乡村产业发展规模不大、品牌不亮、效益不好等问题,宝塔区冯庄乡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筹划、精心部署、开拓创

陕西延安下辖区数据——宝塔区最强,一半县城经济未过百亿

延安市,简称“延”,是革命根据地,陕西省地级市之一,省内和榆林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接壤,省外和陕西省隔黄河相望,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同时延安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延安市市下辖2个区、10个县城、1个县级市

10月4日0-14时,延安市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

来源:陕西卫健委10月4日0-14时,延安市报告2例本土确诊病例。本土确诊病例1:男,58岁,延安市报告,系10月4日上午发布的无症状感染者6的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本土确诊病例2

初心50城|延安:红色圣地的产业升级之路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实习生 何朗朗“在中国,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延安。”一名当地的受访者如是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道。80多年前,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

不要错过!延安安塞区高级中学招10名老师,4月14日报名!

刚刚,安塞区人社局发布公告,经区政府同意,采取校园招聘方式,公开为区高级中学招聘10名专业教师。4月14日报名,千万别错过哦!一、招聘数量招聘延安市安塞区高级中学教师10名,其中:语文3名、数学2名、英语1名、化学2名、历史1名、生物1名。

延安市安塞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经区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严格压实“四方”责任、规范各项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现就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相关措施通告如下:一、各镇街、各部门单位要从快从严从细抓好来塞返塞人员排查工作,采取自主报告、村组(社

葫芦盘出枣红色,这样盘!

文玩葫芦在文玩圈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了,喜欢文玩葫芦的玩家也挺多,很多玩家玩文玩葫芦的终极目的,就是把葫芦盘成枣红色,但是想要盘成枣红色哪有那么容易,不但需要精心的盘玩和细心的保养,还根据个人的体质有关系,但是把葫芦盘成枣红色真的就那么难吗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箭牌家居股票PS抠图网舍得酒业A股蚯蚓养殖老黄历官网大龙洞旅游网维多利亚旅游网天津旅游网奈雪的茶会员日田螺养殖蚊香品牌网免费素材网婚礼策划网生肖鸡运势网荷兰旅游网
今日延安官网-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延安市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陕北说书、安塞剪纸、陕北秧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21个民间艺术品种被列入省级民间文化保护项目。
今日延安 aliduo.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