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延安去,追寻红色记忆

时间:2022-10-10 17:35:03 | 浏览:515

延安红街在阵阵腰鼓声中开街。本报记者 陈宏江文/图“走过这条街,仿佛走过了延安13年。”6月12日,在逛完“这条街”后,来自北京的游客李敏不禁感慨道。李敏所说的“这条街”,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红街。这天一早,在阵阵腰鼓声中,红街正式开街,为

延安红街在阵阵腰鼓声中开街。

本报记者 陈宏江文/图

“走过这条街,仿佛走过了延安13年。”6月12日,在逛完“这条街”后,来自北京的游客李敏不禁感慨道。

李敏所说的“这条街”,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红街。

这天一早,在阵阵腰鼓声中,红街正式开街,为延安再添一张红色旅游名片。

党中央和革命先辈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年,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留下了无数红色革命故事,因此这里也成为很多人红色旅游的首选地。

红色旅游:“每一步都要有仪式感”

在红街开街前一天,李敏仔细阅读了红街的导览地图,明确了第二天的游览线路。她觉得,来到延安,感悟红色历史的每一步都要有仪式感。

开街后,李敏从会师广场出发,走过边区广场、圣地广场、抗大广场,来到胜利广场……每一处广场、每一段街区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忆。李敏说,红街的设计让人身临其境地体验党中央在结束长征后,扎根延安,领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的光辉岁月。

在圣地广场前,一场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正在进行,农民艺术家们通过陕北道情、说书、秧歌等形式表达丰收喜悦,传递乐观精神,展示陕北文化。

“除展示展演活动外,红街还打造了以红色记忆博物馆、南泥湾大生产博物馆等为主的红色文化业态。以寻味长征、寻味陕甘宁等为主题的红色餐饮业态,为游客提供了可触可感的红色体验,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红街项目相关负责人张伟介绍。

昔日荒山沟,今朝好去处。红街在丰富市民文化旅游生活的同时,也成为新的红色地标建筑,被列为延安市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红街距离市区只有3公里,而且还打造了延安最大市内湖——延湖,那里环境优美。”延安市民张娟说,“把红色元素与山水景观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文旅综合体在延安并不多见。往年端午节我会带着孩子们外出旅游,今年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

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共“七大”会场,来自天津的游客杨永浩注视着主席台上的党旗,久久不肯离去。年轻的时候,杨永浩来过一次延安。再回延安,成为这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近些年最期待的事情。

“这么多年过去,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杨永浩激动地给记者细数延安的变化,“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今年能再来延安走一走、看一看,我觉得很有意义。”

红色演艺:“走出剧场,我们便是传承者”

“我叫刘念,是一位老红军的后代。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在他的遗物中,我发现爷爷留给他的一本日记,里面断断续续记录了一个普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经历和感触……”6月11日晚,红色主题行进式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在红街上演。

一座记忆的博物馆、一簇燎原的星火、一条漫漫的长征路、一面不朽的旗帜……作为延安首部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以红色革命历史为背景,分4个空间组合展开,在演出过程中,采用行进式手法,充分让演员与观众近距离接触互动。

“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剧里,成了一个红军战士。历史的画面在这一刻被艺术重新唤醒,让我深刻感受到可视、可触摸、有温度的‘沉浸式’演出。”来自山西的观众高华说。

红色基因要浸润人心,红色文艺精品的创作与传播是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延安市高举红色旅游品牌旗帜,推出《延安保育院》《延安保卫战》和红秀《延安 延安》等红色文艺精品,为一批批来延安的追寻者带来红色视觉盛宴。

“到延安去!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红秀《延安 延安》以一个从上海来到延安的女大学生白雁鸣的视角,讲述了战争年代爱国志士、救亡青年、革命军人奔赴延安,展开生产、学习、战斗的故事。

“红秀《延安 延安》生动诠释了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自今年3月6日改版以来,已演出200余场,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节目相关负责人李维红说。

“好的红色文艺作品能让人沉浸其中,深刻感悟红色历史。我们走进剧场时,是一名观看者,而当我们走出剧场时,便成了传承者。我想这就是红色文艺作品最大的意义。”观看完红秀《延安 延安》,来自河南的观众刘英说。

红色培训:“到延安去!回望那段来时的路”

“到延安去!”这个口号,曾经激励着一大批有志之士奔赴延安,很多热血青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

如今,人们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接受革命精神洗礼,追忆那段革命岁月。

一名来自北京的学员告诉记者:“我乘坐的来延安的那趟动车,座无虚席。下车后,我站在出站口,看着‘延安站’的指示牌和身边不断经过的人流,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当年革命青年们奔赴延安的场景。现在这么多人来延安接受洗礼,我想大家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到延安去!回望那段来时的路,汲取奋进力量。”

红色旅游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生动课堂。“在延安的各大革命旧址和红色文化培训基地,随处可见拿着小马扎的学员。每到一处革命旧址,大家就打开马扎,坐在上面开始上课。”延安山丹丹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山丹丹红培”)常务副经理白阳说,“这样的场景是延安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的一道风景线。”

在南泥湾,革命先辈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战胜重重困难,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山丹丹红培开发了一系列体验课程,学员们参与劳动、生火做饭,重温南泥湾“战天斗地”的艰苦岁月。

“山野是教材,天地是课堂。体验式教学让学员亲身体会革命之艰辛,通过肌肤之苦来感悟来路之艰和信仰之坚,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白阳说。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延安培训的几日,我更加深刻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才是对革命精神最好的传承,对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来自重庆的学员李勤告诉记者,在延安开展的红色文化培训和党性教育,会让她受益终生。

来源: 陕西日报

相关资讯

阜阳急寻:六旬老太失联,骑红色三轮车

走失者姓名:李秀珍 走失者性别:女 走失者年龄:69 走失者特征:骑红色三轮车,衣着不详 走失时间:2022-09-29 走失地点:安徽 阜阳市 颍州区 三塔集镇 联系人:家属 联系

延安市委书记调整

日前,中央批准:赵刚同志任陕西省委委员、常委。陕西省委决定:赵刚同志任延安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徐新荣同志不再担任延安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据《陕西日报》消息,1月30日,延安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延安市委主要领导职务调整的

一张毯一个碗,延安宝塔区10人掷骰子聚赌被处罚

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百日行动”开展以来,桥沟派出所紧盯“打、防、管、控、治”各项工作措施,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从严从快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零容忍”打击整治涉赌违法犯罪,全面净化社会风气。8月30日15时,宝塔公安多警联动成功将藏匿

延安市宝塔区力促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 卓西玲)今年以来,延安市宝塔区秉承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经济强区、文化名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力促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结合近年来乡村产业发展规模不大、品牌不亮、效益不好等问题,宝塔区冯庄乡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筹划、精心部署、开拓创

陕西延安下辖区数据——宝塔区最强,一半县城经济未过百亿

延安市,简称“延”,是革命根据地,陕西省地级市之一,省内和榆林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接壤,省外和陕西省隔黄河相望,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同时延安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延安市市下辖2个区、10个县城、1个县级市

10月4日0-14时,延安市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

来源:陕西卫健委10月4日0-14时,延安市报告2例本土确诊病例。本土确诊病例1:男,58岁,延安市报告,系10月4日上午发布的无症状感染者6的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本土确诊病例2

初心50城|延安:红色圣地的产业升级之路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实习生 何朗朗“在中国,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延安。”一名当地的受访者如是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道。80多年前,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

不要错过!延安安塞区高级中学招10名老师,4月14日报名!

刚刚,安塞区人社局发布公告,经区政府同意,采取校园招聘方式,公开为区高级中学招聘10名专业教师。4月14日报名,千万别错过哦!一、招聘数量招聘延安市安塞区高级中学教师10名,其中:语文3名、数学2名、英语1名、化学2名、历史1名、生物1名。

延安市安塞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经区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严格压实“四方”责任、规范各项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现就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相关措施通告如下:一、各镇街、各部门单位要从快从严从细抓好来塞返塞人员排查工作,采取自主报告、村组(社

葫芦盘出枣红色,这样盘!

文玩葫芦在文玩圈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了,喜欢文玩葫芦的玩家也挺多,很多玩家玩文玩葫芦的终极目的,就是把葫芦盘成枣红色,但是想要盘成枣红色哪有那么容易,不但需要精心的盘玩和细心的保养,还根据个人的体质有关系,但是把葫芦盘成枣红色真的就那么难吗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上海地铁资讯网崇左石林旅游网北京房产信息网昭通新闻头条网养生知识网架子鼓培训网U盘装机学习网羽毛球运动网狗宝宝取名宝典豆粕期货行情网太姥山旅游攻略生肖鸡运势网净水器资讯网电视机品牌网奔驰迈巴赫汽车网
今日延安官网-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延安市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陕北说书、安塞剪纸、陕北秧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21个民间艺术品种被列入省级民间文化保护项目。
今日延安 aliduo.cn ©2022-2028版权所有